惨败比利时 6 球后辞职 哈萨克斯坦主帅世预赛 1 胜 4 负谢幕
2025 年 9 月 8 日的布鲁塞尔王权球场,当主裁判吹响终场哨,记分牌上刺眼的 6-0 让哈萨克斯坦球员集体垂首。场边,主帅阿里・阿利耶夫摘下眼镜沉默良久,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平静宣布:“我将辞去国家队主教练职务,为这场惨败和整个世预赛周期的表现负责。” 这场创队史世预赛最惨痛失利的比赛,成为这位仅执教 8 个月的主帅的谢幕演出。

哈萨克斯坦在本届 2026 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 J 组的征程堪称坎坷。该组汇聚了世界排名前列的比利时、拥有英超级锋线的威尔士,以及北马其顿、列支敦士登等对手,出线形势本就严峻。但 1 胜 4 负的战绩仍远低于预期 —— 唯一的胜利是 3 月客场 2-0 击败小组最弱的列支敦士登,其余四场对阵比利时、威尔士等强队全部落败,攻防两端的失衡暴露无遗。 阿利耶夫的辞职并非一时冲动。数据显示,哈萨克斯坦本届世预赛场均控球率仅 38%,传球成功率 65%,两项数据均排名小组倒数第一。球队赖以生存的 5-4-1 防守体系在面对高强度逼抢时频频失效,尤其是对阵比利时一役,两次后场出球失误被对手直接抢断破门,德布劳内的世界波和多库的梅开二度彻底击垮防线信心。比赛第 87 分钟穆尼耶的进球,更是将比分锁定为耻辱性的 6-0,这也是哈萨克斯坦国家队自 1992 年建队以来的最大比分失利。 现年 45 岁的阿利耶夫教练生涯起步于哈萨克斯坦国内联赛,参考,2025 年 1 月从俄罗斯名帅切尔切索夫手中接过教鞭时,曾被寄予延续球队防守韧性的厚望。他执教期间延续了前任的防守反击思路,阿斯塔纳竞技场的人工草皮和高纬度气候曾是限制强队的 “天然屏障”,主场场均失球 0.8 个的数据一度让球迷看到希望。但核心射手扎纽迪诺夫的伤缺导致进攻端彻底瘫痪,球队五场比赛仅打入 4 球,其中 3 球来自对阵列支敦士登的比赛。 战术局限性在关键战中暴露无遗。面对威尔士的高位逼抢时,球队后场出球失误频发;对阵克罗地亚虽将对手禁区射门限制到 3 次,却因进攻乏力吞下 0-1 的苦果。业内分析认为,阿利耶夫未能解决前任遗留的攻守失衡问题,既没能延续防守硬度,又丢失了快速反击的锐利。惨败比利时后,哈萨克斯坦足协顾问库尔曼在社交媒体暗示:“球队需要更具国际视野的战术体系。” 此次辞职引发中亚足球界对青训体系的反思。哈萨克斯坦联赛水平有限,国家队长期依赖 30 岁以上老将,本次大名单中四名阿拉木图凯拉特球员均缺乏欧洲顶级联赛经验。足协已宣布将在下周启动新帅遴选,并计划增加青训投入,但短期内难以改变人才断层的现状。目前 J 组积分榜上,哈萨克斯坦以 3 分排名垫底,距离附加赛资格线相差 8 分,出线希望已基本破灭。 布鲁塞尔的冷雨冲刷着球场草皮,也为哈萨克斯坦足球的又一个低谷期画上句点。阿利耶夫在辞职声明中最后说道:“我们曾努力利用主场优势和防守组织寻找突破,但实力差距和细节失误让一切化为泡影。” 对于这支世界排名第 114 位的球队而言,换帅或许只是重建的开始,如何在战术革新与人才培养间找到平衡,将是哈萨克斯坦足球未来数年的核心命题。
发表评论